蚊尾洲燈塔

  • 资源详情

資源項目簡介:

  蚊尾洲燈塔位於珠海市香洲區擔桿鎮佳逢列島西南端的蚊尾洲上。蚊尾洲在香洲東南部,距離香洲64公裏,是珠江口外最南端的島嶼。燈塔於1890年9月1日由香港政府官員“FRANCIS FLEMING C.MC.”建造在島南高地的獨立巖峰上,石築方形基座,圓柱狀塔身,雙層半球狀頂,塔高18米,是船舶進出珠江口的重要轉向標誌,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。建成後沿用至今,為進出廣州、香港的船只導航。

  蚊尾洲燈塔1986年7月以前使用乙炔氣燈作為航標燈器,1986年7月之後使用旋轉航標燈;1990年5月前使用乙炔氣作為燈塔的能源,1990年5月以後則改為太陽能並安裝雷達應答器,同時,加裝了無線電導航設施。

  蚊尾洲燈塔解放前雖然成為西方列強和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工具,但是,蚊尾洲燈塔也為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,進行文化和經濟交流提供了便利。新中國成立後,蚊尾洲燈塔為恢復航運和港口生產、反封鎖反禁運作出了重要貢獻。同時,從蚊尾洲燈塔身上也可體現出我國民族工業從無到有,從依賴外國進口到自主研發的歷程。

元素細節圖